• 1993年9月27日,为建设三峡工程、开发治理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7年12月28日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或集团)。三峡集团战略定位为: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国际投资与工程承包、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三峡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规模超过7000万千瓦,已建、在建和权益总装机规模达到1.24亿千瓦,其中可再生清洁能源装机占99%,可控水电装机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6%。三峡集团资产总额近7000亿元,利润总额、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人均上缴利税等指标在央企名列前茅。
      三峡集团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历时20多年艰苦奋斗,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于2009年如期完成,三峡升船机工程于2016年9月成功投入试运行。目前,三峡工程已经连续8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显著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保障流域防洪安全、航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已经累计实施拦洪运用44次,两次拦蓄超过70000m³/s的特大洪峰,为长江中下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安全屏障。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历年累计达到11亿吨,其中已有5年年过闸货运量突破1亿吨,是2003年三峡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6倍,极大地促进了沿江航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峡电站历年发电累计超过1.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原煤消耗约5.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1180多万吨,其中2014年发电988亿千瓦时,刷新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截至2017年汛前,三峡水库在枯水期(12月~次年4月)累计为下游补水220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紧张局面。
      根据国家授权,三峡集团还负责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与运营。其中,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386万千瓦、640万千瓦,全部机组已于2014年建成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工程已于2015年12月通过国家核准并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白鹤滩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工程已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核准并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2020年,乌东德、白鹤滩两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届时全球装机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有5座在三峡集团;全球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超过2/3在三峡集团;全球仅有的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集团。
      三峡集团还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业务,努力将新能源业务作为集团第二主业进行打造,并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引领者。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国内新能源业务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投产和在建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投产、在建和拟建项目达到200万千瓦,在从大连庄河到广东阳江的1.7万公里海岸线上,储备优质海上风电资源超过1300万千瓦。
      三峡集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升级版。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海外投资和承包业务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超过630亿元,境外资产超过1100亿元,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规模近1700万千瓦;三峡集团是葡萄牙电力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德国最大海上风电风电项目的控股者,是巴西第二大私营电力企业。
      三峡集团秉持为国担当、为民造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诚信守正、廉洁敬业的新时代三峡集团精神,认真践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方针,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在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枢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等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工程措施、技术手段和科学调度,努力实现清洁能源开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与此同时,三峡集团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支援、企地共建、援疆援藏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促进水电开发与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使公司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2010年,三峡集团设立董事会,并建立规范董事会制度。2012年,国务院派驻监事会进驻三峡集团。在内设组织机构方面,目前三峡集团设有办公厅(党组办公室)、战略规划部(董事会与监事会办公室、海上风电办公室)、计划发展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科技管理部(总师办公室)、环境保护部、质量安全部、企业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市场营销部、审计部、党群工作部(工会工作部、直属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党组纪检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与品牌部、国际事务部、信息中心、招标采购管理中心等18个职能部门;设有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移民工作局2个特设机构;设有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院、集团公司党校、集团公司大学和集团公司审计中心等4个直属机构;设有综合能源分公司、福建分公司、西藏分公司、重庆分公司、广东分公司等5个分公司;共有20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其中控股上市公司2家。截至2017年底,全集团境内从业人员规模超过2.29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9人。
      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中,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集团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主体,定位为可以为客户提供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工程咨询、专业技术服务等系统解决方案的工程建设管理和咨询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是集团电力生产运行主体,主要负责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流域梯级电站的电力生产和运行管理;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团开展国际投资业务和国际承包业务的开发主体,是集团“走出去”和“海外三峡”战略的实施平台,对外代表集团开拓国际业务;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集团打造“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的实施平台,主要从事国内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2015年新控股并表的上市公司,主要负责湖北区域综合能源开发和湖北省能源供应保障;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三峡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是为集团各项目基地(营地)提供服务保障和高效管理的统一平台,主要为集团及下属企业提供综合后勤保障服务,为工程建设、电力生产提供专业性辅助生产服务;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团从事资本运营和投资并购的实施主体,定位为集团财务性投资归口管理平台和新业务的孵化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是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为主业的综合设计院,主要从事工程勘测、设计、咨询业务;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为集团及其所属单位提供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峡资产管理中心是集团辅业资产处置、经营和盘活的专业平台;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招标代理与合同执行业务。
      进入新时代,三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战略:即主动服务“六大战略”,即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源革命、制造强国、脱贫攻坚战略。积极打造“六大平台”,即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和水库群联合运行调度平台、共抓长江大保护项目实施平台、引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平台、海上风电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平台、清洁能源领域产融对接平台、水电工程库区扶贫开发平台。充分发挥“六个作用”,即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即妥善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经营性职能和公益性职能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市场化经营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确保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努力实现“三大引领”,即引领全球水电、成为全球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引领中国水电“走出去”、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引领海上风电、成为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努力完成“三大转变”,即实现由建设重大工程向真正的市场主体转变,由单一的水电企业向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转变,由主要面向国内向面向国内国际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转变。积极向“两端延伸”,即推动公司产业链向水资源开发保护与配售电业务“两端延伸”,为保护我国淡水资源和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作贡献。力争在“十三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3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相关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等,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之一。集团现有所属骨干企业68家,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资产总额5300亿元,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3100亿元,2008年以来连续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集团5家控股子公司实现了境内外上市。
    集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做强铝业,做优铜业,做精稀有稀土,做大工程技术、矿产资源和产业金融等多元业务,加快向四大矿产资源(铝、铜、稀土、铁)产业链前端和铝铜精深加工等价值链高端转型,提高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国防军工材料保障能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股东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努力开创中国梦中铝新篇章。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8日由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作为唯一发起人设立,并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72.35亿元,拥有全部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竞争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公司主要生产铁道用材、大型型钢、棒材、钢筋、线材(盘条)、特厚板、厚板、中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电工钢板(带)和无缝管17大类钢材品种,700多个产品细类,2000多个钢牌号,600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国防等领域。同时公司以EVI活动为基础,不断完善以销售为龙头、以市场技术总监统筹协调为核心的技术营销模式,提供“点对点、门对门”的行业客户技术支持与服务,跟进用户使用评价,改进技术方案,持续拓宽市场。
    公司先后获得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造船用钢通过中、美、德、英、意、法、挪、韩、日九国船级社认证,石油油管、套管、管线管通过美国API Spec 5CT、5L标志使用许可证认证,汽车用钢产品通过ISO/TS 16949认证,出口欧洲建筑用产品通过CE认证,出口日本产品通过JIS认证等。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数量36364人。2016年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完成2183万吨、2182万吨、1986万吨。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代表为姚林。

  • 一、京东十三年砥砺前行,取得跨越式发展
    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2016年,京东集团市场交易额达到9392亿元,净收入达到2601亿元,同比增长43%。京东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2017年7月,京东再次入榜《财富》全球500强,位列第261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仅次于亚马逊和Alphabet,位列互联网企业第三。
    二、致力于成为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
    京东致力于成为一家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经过13年砥砺前行,京东在商业领域一次又一次突破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京东不忘初心,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促进就业、提升社会效率、反哺实体经济等方面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拥有超过12万名正式员工,并间接拉动众包配送员、乡村推广员、中小企业职员等就业人数近400万。2016年始,京东全面推进落实电商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品牌品质、自营直采、地方特产、众筹扶贫等模式,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扩展合作商家超过6000家,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近300万个,实现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近200亿元。依托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京东大幅提升了行业运营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在品质电商的理念下,京东优化电商模式,精耕细作反哺实体经济,进一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东以社会和环境为抓手整合内外资源,与政府、媒体和公益组织协同创新,为用户、为合作伙伴、为员工、为环境、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
    三、全面布局三大业务板块
    京东集团业务涉及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
    主营的电商业务京东商城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保持了远快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依据目前的发展速度,2021年前将成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京东商城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服务中国亿万家庭,3C、家电、消费品、服饰、家居家装、生鲜和新通路(B2B)全品类领航发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新通路重释渠道价值,为全国中小门店提供正品行货;为品牌商打造透明、可控、高效的新通路,未来五年将打造百万家线下智慧门店——京东便利店。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夯实金融门户基础,并依托京东众创生态圈,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京东金融现已建立九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和农村金融。京东金融APP,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涵盖了目前理财加消费的金融产品。2017年3月,京东集团正式签署重组京东金融的最终协议。
    京东集团于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子集团,以更好地向全社会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共同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京东物流将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务、商家数据服务、跨境物流服务、快递与快运服务等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与商家和社会化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供应链的价值网络,并最终成为中国商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凭借这六张大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引入应用,京东物流将打造一个从产品销量分析预测,到入库出库、再到运输配送各个环节无所不包,综合效率最优、算法最科学的智慧供应链服务系统。截止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35个大型仓库,运营了9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大件和中小件物流网络实现大陆行政区县100%覆盖,自营配送覆盖了全国99%的人口,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的运营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另外,京东物流还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研发并推广创新环保材料,全方位打造了“时效、环保、创新、智能”的绿色物流体系。
    四、全面向技术转型
    京东是一家以技术为成长驱动的公司,从成立伊始,就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完善可靠、能够不断升级、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自有技术平台,从而驱动电商、金融、物流等各类业务的成长。未来,京东将更加重视技术的战略地位,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AR/VR、智能硬件等最新技术,以推动京东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未来十二年,京东集团将坚定地朝着技术转型,用技术将第一个十二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打造一个包括智能商业、智能金融、智能保险在内的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
    五、正道成功
    京东坚持诚信经营,大量品牌直供从源头杜绝假货,对假冒伪劣商品“零容忍”,通过严审商家资质、严控进货渠道、自主研发质控系统等六大举措确保正品行货。京东坚守“正道成功”的价值取向,坚定地呼吁用合法方式获得商业成功。 2016年京东重拳出击、实力反腐。推行实名公布反腐案例、设立反腐奖励专项基金、公布《京东集团举报人保护和奖励制度》、上线反腐网站 “廉洁京东”等数项坚定、扎实的反腐举措,打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 京东奉行客户为先、诚信、团队、创新、激情的价值观,期望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冶金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业务的国家级大型科技型企业,是由创建于1951年的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改制成立的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目前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作为国内外客户认可的知名品牌企业,中冶京诚坚持“诚信、创新、增长、高效”的核心价值观,60多年来,先后为国内外500余家客户提供了近5000项工程技术服务,参与完成了宝钢、鞍钢、武钢、太钢、首钢京唐、河钢等国内钢铁企业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海外工程业务拓展至美国、俄罗斯、韩国、伊朗、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尼日利亚等16个国家。在历年国家住建部、勘察设计协会等年度排名中,均位居行业前列。
    作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冶京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践行“全方位”服务模式,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业务链涵盖工程投资、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设备成套供货、工程监理、运营维护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服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全过程。在“做精冶金,做实市政,发展水务,优化制造,研究增长点”的战略指引下,业务领域从单一的钢铁冶金工程延伸至市政、公路、公用基础设施、建筑、水务等多个行业。在业内率先获得“综合设计甲级资质”的同时,还拥有充分支持公司发展多行业工程业务的规划、咨询、勘察、施工、监理、造价、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许可。
    中冶京诚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不断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差异化技术服务。公司设有技术研究院和信息数字化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北京市铸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共建“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0多年来,承担了5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主持或参加3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等440余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20余项。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标准规范等方面为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排头兵,公司拥有包括智能化料场、高效长寿高炉、全系列转炉、超高功率电炉炼钢系统、真空精炼系统装备、特殊钢冶炼连铸生产线、世界最大断面(φ1000mm)圆坯连铸机、世界最大厚度(450mm)直弧型板坯连铸机、宽厚板全线装备和控制、酸轧联合机组、世界首条高速(120m/min)静电粉末彩涂机组、世界最大规格(φ219mm)CPE顶管机组、棒材全线装备和控制、110m/s高线精轧机组和控制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产品。近年来,将专业技术优势延伸至市政、交通、水务和超高层建筑等领域,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化综合管廊技术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和使用了钢制综合管廊技术。
    中冶京诚注重管理,塑造优秀服务团队,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诚信共赢。在业内率先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管理体系。公司拥有国家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全国冶金高级技术专家34人,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特许工程师5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2人,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1人,国家各类注册执业资质人员783人,教授级和高级工程师1400人,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员工总人数为78%。员工队伍层次合理、专业齐全、兼有技术与复合型管理人员,荟聚了众多创新型、复合型精英人才。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的核心技术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国内首家掌握自主CBTC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建立一个符合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三大领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和产品体系,面向公众提供高效、可靠、低耗能的轨道交通控制设备,并针对产品提供优质、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 交控科技正在全力发展成为涵盖CBTC系统标准制定、理论研究、系统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测试验证、工程实施和后期维护服务全生命周期的高科技公司,打造一个对国家、集体、客户、员工负责的创新团队。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控制芯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移动显示、面板显示、LED显示、绿色照明四大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主要产品线包括全尺寸面板驱动(LCD/AMOLED Driver)、触控(Touch)、指纹识别芯片、电源管理单元(Power IC)、信号转换(Convertor)、时序控制(Timing Controller; TCON)、LED显示驱动及LED照明驱动等,能够为客户提供TV、Monitor、Notebook、Tablet、Smart Phone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不同产品屏幕的显示解决方案,同时拥有多种技术整合能力。
    公司发展立足于成本驱动、技术驱动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组合驱动三个方面。成本驱动,即通过提高产品稳定性以及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技术驱动,即不断推陈出新,迅速迭代,使产品符合和引领市场的需求;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强化市场布局,提升公司的竞争力。集创在北京、上海、合肥、深圳、香港、中国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均设立了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一直以来,集创北方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集创北方凝聚了众多优良的客户资源,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国内面板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及利亚德、厦门强力等在LED显示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公司。
    作为技术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集创北方不断超越自我,推出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技术。2015年9月3日,集创北方的300万颗LED显示驱动芯片点亮了天安门阅兵现场的LED大屏,用优秀的品质实现了“集创梦、中国芯”。2016年11月9日,集创北方收购美国IC设计厂商EXAR旗下电源管理IC设计公司iML,这将进一步加强集创北方在模拟混合信号和电源管理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展望未来,集创北方将以持续创新为核心,打造平面显示领域领导品牌,成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 安琪集团始创于1986年,其前身为原国家技委批准建立的宜昌食用酵母基地。三十多年来,安琪坚持“发展生物科技,创新健康生活”的使命,依靠科技进步,整合全球资源,引领了中国现代酵母工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
    安琪主营酵母及酵母深加工产品,主导产品包括面包酵母、酵母抽提物、饲料酵母、营养酵母、酿酒酵母等,服务于烘焙与发酵面食、食品调味、动物营养、人类营养健康、微生物营养、酿造、酶制剂、植物营养等领域。安琪在湖北、广西、新疆、内蒙、河南、山东、云南、埃及、俄罗斯等地建有十大酵母生产基地,酵母类产品总产能超过24万吨。
    安琪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导或参与制定了酵母及酵母衍生品的全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八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湖北省第三届长江质量奖。
    安琪建立了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主导产品在155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出口收入占比约1/3。“安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安琪酵母在15个国家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成功进入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18年营业收入达66.86亿元。
    安琪担任多个行业组织的重要领导职务,积极为行业的技术创新、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等行业组织的副理事长职务,担任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职务,以及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酵母分会、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面包师分会等的理事长职务。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地处昭君故里湖北兴山。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41”,总资产425.42亿元,员工12000余人。先后在湖北、重庆、新疆、内蒙古、贵州、河南、江苏、四川建立了16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布局了首个海外工厂,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湖北第一站来到兴发集团,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24年1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先后视察公司,勉励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各类产品9个门类26个系列674个品种。一是磷硫化工稳居全球旗舰地位。次磷酸钠、二甲基亚砜产销量世界第一,精细磷酸盐全球品类最全、品种最多,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磷酸盐供应商。黄磷生产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第一名,被国家工信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行业推广。二是微电子新材料跃居全国领军地位。布局电子级磷酸、硫酸、氢氟酸、蚀刻液、双氧水等5大类产品。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不仅为芯片国产化提供配套,还出口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三是有机硅综合实力跃居国内第一方阵。建成有机硅单体80万吨/年装置,配套110胶12万吨/年、107胶12万吨/年、密封胶3万吨/年、硅油5.6万吨/年规模。多项关键工艺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导和制定气相二氧化硅国际标准。四是有机磷除草剂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草甘膦原药产能23万吨/年,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绿色高效合成工艺攻克行业重大环保难题,成本控制和清洁生产水平国内领先,是全国首批通过草甘膦环保核查的四家企业之一。五是磷肥开发树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标杆。打通湿法、热法双线工艺,建成集选矿、湿法酸精制、肥料生产于一体的矿化肥产业链条,被授予“全国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称号。六是新能源材料全面布局。依托精细磷化工基础,先后开发磷酸铁、磷酸铁锂、磷酸二氢锂、光伏胶等新能源材料项目,新的产业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未来,公司按照湖北打造万亿级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集群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突破性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产业,巩固提升磷硫化工综合实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筑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码:688578)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集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艾力斯坚持科技关爱生命,以惠及全球患者为使命,致力于开发首创药物和同类最佳药物。历经逾19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艾力斯已具备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成功自主研发并获批两款创新药,并且组建了销售团队,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12月2日,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 快手作为领先的内容社区及社交平台,其使命是成为全球最痴迷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快手坚持不懈,专注为客户提供服务,并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其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快手,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记录和分享他们的生活,呈现和发挥所长。透过与内容创作者和企业紧密合作,快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满足用户自然产生的各种需求,包括娱乐、线上营销服务、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共享等。

  •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宜化集团)发源于1977年创建的宜昌地区化工厂,是宜昌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被誉为“宜昌工业长子”,现有从业人员2万多人。
    宜化集团在湖北、新疆、内蒙、青海等地有30多家生产型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湖北宜化(000422.sz)。拥有煤矿、磷矿、盐矿等矿产资源储量27亿吨,年开采能力达4000万吨。现有主导产品25种,其中:磷复肥230万吨,尿素2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114万吨,烧碱81万吨,三聚氰胺8万吨,保险粉8万吨,季戊四醇6万吨,可降解材料6万吨,三羟甲基丙烷2万吨。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良好声誉,畅销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宜化集团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一切以职工为中心,认真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宜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展望“十四五”,宜化集团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崇严尚实、开放共享、绿色发展的理念,重点聚焦宜昌、新疆区域,统筹兼顾内蒙、青海区域,做大煤化工,做强磷氟化工,做优氯碱化工,做精精细化工,大力扶持矿山开发、工业物流、化工机械制造产业,着力打造亚洲知名的磷氟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化学品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全球最大的多元醇生产基地,朝着千亿级世界一流综合型化工集团努力奋斗。

12